2014年10月14日和15日,莫扎特最为经典的喜歌剧之一《费加罗的婚礼》在北京大学电教报告厅的舞台上绽放出璀璨非常的光彩。这是歌研院师生为观众们献上的新学期第一次教学汇报演出,更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在艺术应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剧目实践教学方法”的一次成功尝试。持续两天的视听新感觉收获了观众们热烈的喝彩与广泛的好评。
《费加罗的婚礼》是一出四幕喜歌剧,作为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其极具戏剧性的故事设定和精妙绝伦的咏叹调曲目令这部歌剧广为人知、经久不衰。该剧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剧本主线讲诉了伯爵府的仆人费加罗与未婚妻苏珊娜联合伯爵夫人罗西娜智斗伯爵的故事,三人以“身份置换”的“面具戏法”成功地戏弄了伯爵,扼杀了伯爵欲霸占苏珊娜的贪念,捍卫了各自的爱情与婚姻。同时,费加罗的身世之谜、伯爵府中另一青年仆人凯鲁比诺的爱情故事作为副线穿插于其中,不仅与主线故事紧密交融、互相推进,更增添了不少笑料。歌剧研究院师生版的《费加罗的婚礼》将“身份置换”这一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导演李卫不仅别具匠心的将莫扎特作为为了写出《费加罗的婚礼》而扮成凯鲁比诺潜入伯爵府体验生活的角色,更创造性地将该剧“身份置换”的元素诠释为“人与扑克牌的故事”,并以此作为戏剧话题和舞美设计的核心特征贯穿全剧,赋予了该剧更多的深意和新意。而剧中设置的富有现代生活气息和直戳年轻人笑点的喜剧化台词、肢体语言、爵士舞表演也成功地“挑逗”了观众们的视听神经,观众们纷纷以热烈的掌声与笑声回应了主创团体的用心与创意。
莫扎特为《费加罗的婚礼》谱写的音乐一直为人所称道。一首速度飞快的序曲拉开全剧序幕,并藉此向听众预示剧情发展变化的急剧性,而歌剧研究院师生版的《费加罗的婚礼》以此序曲配以开场时看似肃穆实则滑稽的莫扎特假死之葬礼,对比反差的戏剧性则更加凸显。而当歌剧研究院的师生们唱起剧中著名的如费加罗的《再不要去做情郎》)、罗西娜的《微风轻轻拂过的时光》、凯鲁比诺的《你可知道什么叫爱情》等咏叹调时,或抒情柔美,或铿锵有力,或活跃轻松,或戏剧性饱满、错落有致,演员们技艺稳定成熟、情感鲜明丰富的演唱更是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到了剧末,当伯爵以为抓住了罗西娜与费加罗偷情时,却发现与自己幽会的人竟是扮成苏珊娜的罗西娜,众人现出真身,伯爵进退两难、只得忏悔道歉。观众们至此才恍然大悟,只听得席间发出阵阵惊叹。戏剧与音乐的魅力在此刻的交融达到了极致,演员们的表演也因此成功而完满地俘获了观众们挑剔的胃口。
对于经典作品精髓的传承与创造性的演绎将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师生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费加罗的婚礼》的成功演出,是我们为学校文化生活画上的一笔浓重而绚丽的秋彩!“费加罗”演出或许已经告一段落,但歌研院师生会继续展开更多的艺术教学尝试与实践,将会为观众们带来更多精彩新鲜的视听享受,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