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声课学习心得总结——2015级研究生林艺
2016-03-28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课程,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美声课,因为这门课程在我们本科学习期间从未接触过。课上金老师所教给我们演唱中国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对这一学期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做一总结并学以致用,以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处理两首新的中国作品。首先说一下我对正确演唱中国作品方式方法的总结,大致分为四点。 一、科学的歌唱方法。美声唱法的核心可归为两个词:动力+动作。“动力”为气息支撑,是歌唱的基石,离开气息支撑就无法歌唱。“动作”是指嘴巴及口腔内部的动作,即保持微笑和兴奋的歌唱状态,要找到打哈欠的感觉。整体而言,歌唱是放松的,全身上下以气息为动力贯穿整个声音通道,然后完成口腔动作。 二、咬字及声韵。通常拿到作品时,最有效提高咬字和声韵的方式就是先有感情地、带有声音位置地朗诵歌词。字的声韵也有它的规律可循——即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另外,在咬字时要讲究字头与字尾——字头要清晰交代,字尾要圆润归韵。
三、乐句处理与音乐表达。演唱一首作品,首先要去了解这首歌曲。例如创作背景、歌曲内容、表达情感及作曲家风格等。然后在学习谱子时,要看歌曲的音乐色彩,另外注意歌曲的节拍——四二拍为“强弱”,四三拍为“强弱弱”等。谱子中的连线与强弱标记都要做出来,有三连音的地方更是不能含糊的一带而过。总之,唱歌要唱情感、画面感,以情带声。 四、人物刻画。不论是中国艺术歌曲还是中国咏叹调,演唱者都是在扮演音乐中的人物。人物形象的塑造分两种——一种是舞台形象的塑造,一种是声音形象的塑造。只有两者结合,才是最有魅力、最准确的演唱。想象便是进入人物形象的桥梁——把自己带入情境,把自己想象成要扮演的人,感受“他”的感受,演出“他”的经历,唱出“他”的心声。 我学习了两首作品并对他们进行了自我分析。 第一首是《沁园春·雪》。毛泽东于1936年在陕北清涧县攀登到海拔几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心情愉悦,写下了这首词。曲作者生茂、唐诃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资深作曲家。《沁园春·雪》这首歌曾激励鼓舞了中国几代人的精神情感。这首歌曲的旋律与结构所塑造的是广阔、壮观的艺术形象。节奏频繁变换、情绪跌宕起伏,与词的表现内容结合的十分贴切。所以,它不但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更需要丰富大气的演唱情感来塑造艺术形象。演唱这首歌时,气息要饱满,要准确地咬字。对“b、m”打头的字——“北、冰、比、莽”等,演唱力度要比一般发音重。例如最后一句“还看今朝”中的“看”字——唱这个高音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音高而忽略了字。首先字头“k”要唱出来,然后归韵到“an”。如果字咬的很含糊,那么整个音乐的气势就出不来。这首歌的人物形象,就是要塑造一个伟人的形象,表现出伟人对美好未来的坚信,对祖国前途一片光明的肯定。 第二首作品是《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歌曲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林汝为作词,雷振邦、雷蕾、温中甲作曲。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这部作品反映了在遭日本侵略者统治、面临民族灾难的历史时期下,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歌曲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全曲旋律进行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旋律音调要与北方方言声调紧密吻合,即所谓“字正腔圆”。为了做到唱腔旋律与方言声调相符合、使唱词的字音纯正,在许多字的前面加上了装饰音——如“影、恨、夜、地、耻、去”等。全曲分两个段落,第一段落由“千里刀光影”到“花香之地无和平”。开头曲调高亢,具有悲壮、激烈的情绪特点;接着“仇恨”二字突出了悲剧色彩;到“月圆之夜人不归”时,以拉宽节奏、扩展句式和往低音区回旋等手法展开旋律,使音乐的悲剧气氛得以加强。第二段头两句“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用低回委婉的旋律来渲染了骨肉情谊和赤子之心。最后一句,在高音mi上开始,然后攀上全曲最高音sol,以富有气势的旋律唱出“重整河山待后生”,充满信心和力量,满怀对未来的希望。这首歌曲在演唱时我觉得除了把握音乐和人物风格外,还要注意切分节奏、空拍休止等细节。另外,一定要朗诵歌词。乐句中有很多长音,要注意归韵和每个字的完整。 这些就是本学期我于“中国美声”课所学。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并运用,在下一学期演唱更多的不同风格的中国作品。